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上午,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中心遥感项目组牵头组织,联合县自然资源局、县教育局共同开展的“保护地球・地灾智防”科普活动在桃花江小学举行。
活动现场,来自长沙中心的讲师介绍了世界地球日的由来与意义,强调保护地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及具体实践路径。在讲解地质基础知识方面,带领同学认识土壤、岩石、地形地貌的特征及分类方法;在剖析常见地质灾害环节,讲师结合近年来省内典型地质灾害案例及桃江地质环境特点,详细阐释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灾害的成因、危害及本地潜在隐患风险。并重点讲解了地质灾害前兆识别、遥感无人机技术在地灾防治中的应用,以及科学避险与自救互救技能。
讲座结束后的有奖竞答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积极抢答,答对问题的学生获得了精美的科普小奖品。桃花江小学255班学生张隽宁表示:“这个活动太有意思了,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原来我们身边可能存在这么多地质灾害隐患,以后我一定会多留意,告诉身边的人。”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科普展板区和无人机展示区。工作人员在讲解展板内容后,同学们依次在“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的横幅上签名。在无人机飞行演示区,大家纷纷惊叹于无人机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中的高效应用。桃花江小学255班班主任陈建丽认为,科普活动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面,增强了防灾减灾意识,希望未来能多举办此类活动,帮助孩子们从小树立保护地球、科学避险的观念。
活动组织者表示,科普活动进校园,主要是让师生们了解本地常见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危害及预警信号,掌握基本的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增强师生“防灾减灾,人人有责”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技术方法室党支部书记汤媛媛表示,希望学生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地球,并向家人和社会传播相关知识,共同践行绿色、安全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