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情况报告
发布时间:2023-07-25 09:21 作者: 来源:益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浏览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2022年,全市自然资源规划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省自然资源厅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六个千方百计”工作总要求,讲政治、顾大局、强担当、优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益阳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要素保障服务。多项重点任务获肯定,实现各项工作的全面突破。现将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2年度工作情况

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教育。第一时间组织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研讨党的二十大精神,制定学习方案,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自然资源规划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思路和务实举措。全年召开党组会37次,组织中心组集中学习11次,开展党组学习课堂25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题培训班4期,举办以“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党史知识竞赛、微党课比赛,培训党员干部1000余人次。二是全面深化从严治党。出台全面从严治党制度11个,梳理完善各项责任清单,明确年度纪检监察重点任务。科学运用好监督执纪问责“四种形态”。三是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有序开展人员轮岗交流,充分激发队伍干事创业动力。组建作风建设检查专班,开展日常检查15次,印发通报7期,局系统上下班纪律、会风会纪明显转变。开展酒驾专项整治,出台从严处理“四个一律”规定,实行后果倒查、一案双查。开展创文和乡村振兴帮扶,落实“吹哨报到”和“联点单位进社区、在职党员进小区”工作机制,展现良好队伍形象。四是全面加强意识形态。加大新闻宣传力度,累计在省级以上媒体发布新闻报道300余篇次,微信公众号在全省系统名列前茅,获评全省自然资源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二)统筹发展与安全取得长足进步。一是更加主动靠前保障服务。围绕“两个统筹”担当作为,出台《稳增长促发展二十条措施》,获市政府主要领导表扬性批示。做好土地和规划要素保障,全年批回建设用地6937.4亩,为安化抽水蓄能、金塘冲水库、益常高速复线、益阳电厂三期等重点项目用地全程“保驾护航”。大力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全市新增批而未供土地处置率59.40%,全省排名第四;新增闲置土地处置率91.91%,全省排名第一。科学编制土地储备供应计划,启动益阳市土地储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建设。合理安排商住用地供应规模,防止地价大幅波动,稳定土地预期,全市出让土地7005.78亩。开展“砂石保供”专项行动,出让采矿权6宗,成交价款7.15亿元。全面规范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工作,修订发布《益阳市集体土地征收与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办法》,保障群众权益。二是更加精准守住安全底线。创新地灾防治“33850”切坡建房排查法、“三三工作法”“挪床行动”和“双四包一”责任制等工作方法,实现“零伤亡”;桃江县鲊埠乡大水田村成功避险案例被省自然资源厅评价为“教科书级别的避险”。承办“生命至上”2022湖南省地质灾害避险演练活动获高度认可,被自然资源部地勘司司长称作“天花板级别的演练,教科书级别的呈现”。推进打击“洗洞”盗采金矿专项整治和居民自建房排查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开展好矿山矿硐、临时用地和临时建设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派出工作专班赴区县(市)指导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起草《中心城区D级危房处置办法》。

(三)耕地保护取得长足进步。一是全面构建五级田长制体系。提请市委、市政府印发《全面推行田长制严格耕地保护实施方案》,市县乡村组(网格)五级田长体系全面构建,耕地保护底线目标、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和耕地后备资源带图斑、带位置下达到村组,落实到丘块,立碑立界管护。二是实现耕地总量“进大于出”历史性拐点。提请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益阳市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工作十条措施》《益阳市2022年度恢复耕地任务工作方案》,完成耕地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全面实施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统筹推进2021年度耕地减少整改补足、2022年度耕地恢复、补充耕地项目“回头看”攻坚行动,全年恢复耕地3.53万亩,净增加耕地0.67万亩,净增耕地占全省的17.6%,实现耕地总量“进大于出”历史性拐点。三是建立健全长牙齿硬措施。建立市政府自然资源管理督察工作组、提级调度月清“三地两矿”、违法用地“双零”行动、违法问题黄、橙、红三级系统监管预警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利用“图斑快递”、卫星遥感、铁塔视频等有效手段,对违法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整改”。

(四)空间规划引领取得长足进步。一是“三区三线”正式划定并启用。全市带位置落实耕地保护任务406.44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365.10万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762.02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地1798.63平方公里),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规模323.2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128.51平方公里)。在落实耕地、生态红线约束性指标基础上,将977个市县“十四五”重点交通、能源、水利、产业项目全部落图落表,预留发展空间。二是纵深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益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11个专题研究已形成成果,35个专项规划同步推进。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已建成并投入运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建成并完成备案。稳步推进全市82个乡镇规划编制;统筹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已完成795个。三是强化规划技术审查服务。承办市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议8次,审查专项规划和技术方案29个。将规划验收和土地查验并行办理,完成建设项目竣工规划核实48次。出台《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编制《城市蓝线规划》,促推市政、交通、创园等重点工作落实落细。深入落实“东接东融”和“强核(中心城区)”等重大战略,协调省级总体规划和长沙市总体规划对益宁城际快线项目进行部署规划。市规划展示和档案馆建成并开始试运行,成为我市对外窗口和靓丽名片。

(五)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一是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突出“绿色化、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编制《益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持续推动矿业绿色转型发展,建成绿色矿山19家,生产矿山矿容矿貌明显改善。开展砂石土矿专项整治,关闭矿山“三个到位”综合完成率100%,全省排名第一。二是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2022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省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和“利剑”行动反馈问题按时序进度完成整改销号。成功申报洞庭湖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入选子项目13个,争取中央财政资金5.34亿元,省级财政资金2.09亿元,是近年来我市单个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最多的项目之一。三是统筹推进山体水体保护。对市城区149座保护山体、154处保护水体统一编号、设置保护公示牌,明确了责任主体、责任人。

(六)营商环境大优化取得长足进步。一是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五减一优”目标,再造行政审批流程,组建25人“专业+贴心”专班,设立“小益”“小阳”卡通形象,紧盯项目申报、规划用地等重点环节提供精准帮代办服务,工作模式获省政府通报表扬。二是创新工作方法。支持“五好”园区建设,落实园区工业项目“四即”改革,用地规划、不动产登记和工程规划许可审批实现5个工作日办结,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率达100%;弹性年期供应工业用地2411.41亩,为企业节省用地成本近3亿元。推出“不动产登记+水电气过户”的“五个一”联办服务模式,设立“一次未办好”窗口,所有不动产登记业务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办结,部分业务即时办结。三是全面实施“交房即交证”。出台《益阳市推进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改革实施方案》,全市31个项目实现“交房即交证”。

(七)基层基础和智慧资规取得长足进步。一是落实“两统一”职责。开展能源、水利、林业、土地、矿产等五个领域国有资源资产清查,摸清家底。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完成率100%。二是加快智慧自然资源建设。在安化县、桃江县先行试点完成168个铁塔视频安装和数据接入,实现对集中连片耕地的全天候实时动态监测。在全省率先开展自然资源数据异地备份安全防护工作。三是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空心房”整治拟复垦地块纳入增减挂钩项目加以推进,批回增减挂钩项目2666.23亩。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入市试点,赫山区成为全国试点地。

二、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乘党的二十大东风,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增强服务能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高水平保护自然资源,高效率保障发展需求,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创新精神开创新时期自然资源规划工作新局面。

(一)树立一个愿景: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冲击国务院真抓实干激励。

(二)实现两个目标:一是高水平保护、措施优。二是高质量保障、绩效优。

(三)攻坚三个难点:一是耕地保护。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全面整改2022年流失耕地,加强耕地恢复种植管护和变更调查确认,抓好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开展“回头看”。二是安全底线。“稳点扩面”加强地灾防治,严厉打击违法开采矿产行为,做好自建房安全整治。三是作风建设。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建强干事队伍。

(四)推动四个重点:一是推动规划管控引领。强化“三区三线”成果运用和规划实施监督,加强县域规划管控,抓好控规试点,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监督实施系统。确保市、县两级总体规划、乡镇及村庄规划按时完成审批。二是推动生态修复治理。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快实施洞庭湖山水项目。三是推动矿业绿色发展。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推进矿产业绿色开发利用。四是推动智慧自然资源建设。完善“天空地网”综合监测体系,加大铁塔视频监测站点建设和“实景三维”建设。

(五)见效五个方面:一是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质要求,在履行好“两统一”职责方面见实效。二是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在扛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强化资源要素保障供给方面见实效。三是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体系,在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方面见实效。四是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在统筹谋划做好园区、城镇节约集约用地方面见实效。五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总体国家安全观,在提升依法治理能力、防范化解风险、守住安全底线方面见实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