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这项生态修复工作获中国自然资源报推介!
4月20日起,《中国自然资源报》开设《解码山水工程》专栏,深度报道山水工程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并于4月20日发表《最山水 最中国——我国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综述》,我省益阳市大通湖生态修复典型经验获推介。
“小水草”撬动大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综述充分肯定了大通湖生态修复的典型经验和工作成效,指出在湖南长江经济带重点生态区洞庭湖区域山水工程实施中,大通湖为解决水质变差,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探索引入水草生态种养转型,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赢。
综述还具体介绍了大通湖生态修复工程所取得的成效:小水草是“环卫草”,大通湖水生植被恢复超4万亩,以往的“水下荒漠”变为郁郁葱葱的“水下森林”。小水草是“黄金草”,相比于养鱼亩年均收入3000元左右,当地农民改行种草亩年均收入可达8000元。小水草是“景观草”,依托水草产业大力发展沿湖生态旅游观光、休闲体育及健康养老等产业,乡村振兴获得“绿色引擎”。
在湖南长江经济带重点生态区洞庭湖区域山水工程实施中,我省注重示范引领,积极推动精品工程打造,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后,我省将加快推动新一轮山水工程实施,进一步强化创新引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科普休闲+绿色产业+特色文化”等生态价值实现模式,力争打造出更多的精品工程,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成果应用、经验总结和宣传推广,为创新开展生态修复工作贡献更多湖南智慧和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