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省有30个县市区无新增违法占用耕地,有99个县市区无新增违法用矿。部下发卫片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同比减少47.92%;部下发矿产卫片违法问题同比下降64%……
近年来,湖南省自然资源系统全力打造“变化全发现、问题全核实、任务全交办、整改全到位、责任全追究”的“五全”执法工作模式,全面提升执法质量和效能。
强化技术支撑,实现“变化全发现”。建强执法监测体系,自2018年起,湖南成功构建集卫星遥感、地面调查、网络集成等多元技术的“天空地网”综合监测体系,开展以违法用地和非法采矿为主要内容的省级自然资源监测。建设铁塔监测系统,部署推进全省铁塔视频监测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13144个铁塔视频站点,覆盖90%以上的集中连片耕地;自主研发的“铁塔哨兵”系统,建立了“看得清、快识别、能预警、全处理”的运行体系。建立执法预警机制。开发“图斑快递”小程序,将卫星监测发现的疑似线索以短信方式推送至乡镇、村组负责人,实现铁塔视频问题线索当日下发,卫星遥感影像问题线索5日内下发的目标,确保违法行为“早发现、早制止”。
整合多方力量,确保“问题全核实”。省级层面致力做好“三个100”,确保全面、精准核实违法问题。强化保障100%,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做好部卫片系统核查、填报、审核与把关。今年为市县解决了88台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的自然资源执法特种车辆购置编制。外业核查100%,自2021年开始,省级组织7家地勘队伍2600余人,对疑似违法违规问题逐宗实地核查,重点核查占用永久基本农田5亩以上、占用耕地10亩以上、占用其他地类20亩以上的疑似问题图斑,核查结果提请副总督察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内业审查100%,安排厅直属单位对问题图斑逐宗开展内业审查,每月组织执法督察、规划、耕保、调查等处室对二调与三调地类认定冲突、“三区三线”划定问题图斑及其他重点图斑进行联合会审,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予以定性,确保整治整改中不出现负面舆情。
高位推动部署,落实“任务全交办”。以月清“三地两矿”机制为抓手,聚焦违法违规用地、矿业秩序监管等重点工作,每月交办任务、每月调度督办,推动“月清月结”。一是构建两大体系,解决“谁来抓任务”的问题。构建“1+1+1+N”的组织架构,即省市县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一把手亲自抓、一名领导具体抓、一个部门牵头抓、N个业务部门分头抓。厅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开展工作调度,厅分管负责人每月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和跟踪调度。构建制度体系,制定《月清“三地两矿”工作指南》。二是聚焦四大方面,解决“抓什么任务”的问题。聚焦违法用地、耕地“非粮化”、非法占用生态保护红线、非法采矿等方面问题,每月分类交办市县政府整改,确保按时按点完成整改任务。三是依靠七大手段,解决“怎么抓任务”的问题。依靠“月下任务、常态调度、惩戒约束、激励引导、督察督导、技术支撑、互动交流”等手段把任务抓实、措施抓细、结果抓好。同时,立足全省执法工作特点,建成了省级执法督察调度中心,实现统一平台操作、省市县三级联通、远程指挥调度、自动预警提醒、高效搜索查询等功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创新多项举措,推动“整改全到位”。一是实行执法督察一体化运行机制。省厅机关设立4个执法督察处室局,分别安排一家厅直属单位负责技术支撑,并按照市州划分责任片区,省级实地跟踪指导和督察督办。二是创新卫片执法五项工作机制。今年实行卫片执法“月通报、季排名、年考核”、联合会审、补充耕地指标冻结、核查检查和挂牌督办五项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共挂牌督办违法用地案件7起、矿产资源违法案件14起;对违法违规问题突出的2市8县人民政府开展警示约谈等。三是全面开展“双零”目标行动。创新提出“存量土地、矿产违法问题‘清零’、新增问题‘零容忍’”的目标要求,对历史存量问题明确分类整改措施,纳入清单管理,采取强硬措施,坚决消除违法状态;对新增问题更加注重预防,推动市县争创“零违法模范县”。
强化能力建设,力争“责任全追究”。一是不断建强执法队伍,今年5月,厅主要负责人亲自部署全系统集中开展自然资源执法队伍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共排查出问题463个,目前已整改到位206个。高度重视执法能力建设,成功举办为期26天的执法素质提升培训班,对全省执法业务骨干共1064人分4期开展轮训等。二是建立健全“1+6”联动机制,充分利用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审计厅等部门职能优势,助力自然资源执法监督,联合出台《关于加强自然资源资产行政执法、审判与检察监督工作的意见》等制度性文件。三是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出台《湖南省耕地保护责任追究移送办法》等办法,明确存在耕地保护履职不力10类情形,全面规范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线索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工作流程。对违法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案件和重点单位专项督办,严格问责,将国家2022年督察反馈的59个典型问题全部移送省纪委监委。